1、侵犯其他人肖像权可以报警吗
侵犯其他人肖像权,受害人确实可以选择报警,当公民的肖像权遭到侵害时,法律赋予了受害人明确的救济渠道。
1.依据法律规定,公民的名字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若遭到侵害,受害人有权需要停止侵害行为,恢复其名誉,消除不好的影响,并需要侵权人赔礼道歉。
2.在状况紧急时,受害人还可以需要侵权人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因此,面对肖像权被侵犯的情境,报警是一种有效的法律方法,警方将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处置。
2、侵犯肖像权的认定标准
侵犯肖像权的认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标准:
1.需确定是不是存在未经肖像权人赞同而擅自用其肖像的行为,肖像权是公民对自己肖像进行自由处分的权利,别人未经许可不能擅自用。
2.这种用行为是不是破坏了肖像权的专有性,即是不是未经授权就进行了肖像的再现或用。
3.主观上是不是存在过错,即侵权人是不是明知或应知其行为会侵犯别人的肖像权而故意或过失地为之。
4.还需考虑用行为是不是构成对肖像权人的不好的影响或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这为肖像权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3、不以盈利为目的用法肖像是不是侵权
法律快车提醒你,不以盈利为目的用法别人肖像,在某些状况下仍然可能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
1.以往,法院在认定是不是构成侵害肖像权时,总是会依据行为人是不是经肖像人赞同与是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来判断。
2.伴随法律实践的进步,这一标准已经得到了拓宽,目前即便侵权人不以营利为目的,只须其存在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借助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也被认定为侵犯肖像权。
因此,“以营利为目的”不再是判断是不是存在侵犯肖像权的唯一首要条件和要件,在处置此类案件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用行为的主观恶意、客观后果与是不是破坏了肖像权的专有性等原因来做出判断。
所以,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用法肖像,并不可以完全排除其构成侵权的可能性。